• https://www.marchance-auctioneers.com/getimage/index/action/images/bgColor/0xffffff/width/374/height/374/name/5a03f91357e0a.jpg
  • https://www.marchance-auctioneers.com/getimage/index/action/images/bgColor/0xffffff/width/374/height/374/name/5a03f9135809c.jpg
  • https://www.marchance-auctioneers.com/getimage/index/action/images/bgColor/0xffffff/width/374/height/374/name/5a03f913582d7.jpg
  • https://www.marchance-auctioneers.com/getimage/index/action/images/bgColor/0xffffff/width/374/height/374/name/5a03f913584f7.jpg
  • https://www.marchance-auctioneers.com/getimage/index/action/images/bgColor/0xffffff/width/374/height/374/name/5a03f9135872d.jpg
  • https://www.marchance-auctioneers.com/getimage/index/action/images/bgColor/0xffffff/width/374/height/374/name/5a03f91358981.jpg
  • https://www.marchance-auctioneers.com/getimage/index/action/images/bgColor/0xffffff/width/374/height/374/name/5a03f91358bba.jpg
  • https://www.marchance-auctioneers.com/getimage/index/action/images/bgColor/0xffffff/width/374/height/374/name/5a03f91358ddf.jpg
  • https://www.marchance-auctioneers.com/getimage/index/action/images/bgColor/0xffffff/width/374/height/374/name/5a03f91359009.jpg
拍賣品 5237
御製北京嵩祝寺版《甘珠爾》
清康熙
成交價
HKD 54,000
拍賣詳情
拍賣編號 17412A
2017年11月28日 - 11:00 am
萬麗海景酒店 香港灣仔港灣道1號
2017年11月26至27日 上午11時至晚上8時
拍賣品描述

清康熙
御製北京嵩祝寺版《甘珠爾》

長 72.2 cm (28 3/8 in)

保留價: HK$ 45,000 / RMB 37,300

北京版《甘珠爾》,又稱康熙版《甘珠爾》或嵩祝寺版《甘珠爾》,始刻於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完成於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四月末。北京版《甘珠爾》有一百零七函,一千零五十五部。其中起首為康熙皇帝四體《御製序》、主持刊刻工作的和碩裕親王福全於康熙二十二年八月所上《請序疏》、禮部尚書介山《覆請疏》及參與編撰的一百零五人的官職錄,然後依次為《續部》二十五函、《般若部》二十四函、《寶積部》六函、《大方廣經》六函、《顯經部》三十二函、《律部》十三函,另有康熙三十九年(1700)四月撰寫的漢、藏、蒙、滿四種文字對照的目錄《善逝寶經廣示目錄》一函,此目原為布頓大師在厘定蔡巴《甘珠爾》時所擬定。經函和扉頁有十方諸佛、八大如來、七佛、三十五如來、三世佛等佛像,續部有以時輪為主之續部各自本尊像,各經函底板上有四尊護法尊,從右到左依次為財續天母、偌瑪堤天母、六臂怙主、財神。經過比對,此版《甘珠爾》的底本即為明代初年朱棣以藏中請來之蔡巴寫本《甘珠爾》為底本所刊印的永樂版《甘珠爾》,確切地說,實際上就是永樂版十分忠實的覆刻本。特別是上夾經板線刻佛像風格和藏文字體樣式和永樂版驚人的一致,幾乎達到了無法分辨的地步。當然,二者的區別也是明顯的,如北京版為每頁文字增加了邊框,下夾經板也增刻了四尊純然清代漢藏風格的護尊。北京版《甘珠爾》經版原存北海大西天大圓智寶殿,惜光緒二十六年(1900),經版遭遇劫掠,民國二十六年(1937)又遭火焚,大部分已經燒毀,現故宮博物院還殘存極少量的經版。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北京版的版本也不單一。因為據稱北京版先後在康熙五十六年(1717)、康熙五十九年(1720)、乾隆二年(1737)前後三次進行過厘定,因而形成了與初印本不同的版本。特別是在康熙五十六年,清廷開始雕造蒙古文《甘珠爾》,繼而在康熙六十年續雕藏文《丹珠爾》,前者是史無前例的工作,而後者則幾乎無從繼承前人成果,因為所謂的萬曆版《丹珠爾》可以說幾乎沒有存世,因而這兩次刻印經典的活動是清代宮廷作坊的原創作品,在裝幀上反映了清代統治者和蒙古貴族的審美,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這兩部經典的扉頁繪畫完全是純然清代佛教藝術的風格,而康熙三十九年刻就的藏文《甘珠爾》在這一時期為了與以上這兩部藏經的裝幀風格保持一致,故而完全換掉了反映明初藝術風格的上夾經板線刻尊像和康熙雕刻的下夾經板線刻,代之以與藏文《丹珠爾》和蒙文《甘珠爾》風格相同的彩繪尊像。這樣形成的版本我們暫可稱之為修訂版。目前所知,僅有中國民族圖書館藏有北京版《甘珠爾》的初印本全藏,而這部《甘珠爾》來源於故宮博物院的調撥,此外,故宮目前尚保存一套完整的北京版《甘珠爾》,然版別不得而知。而目前學術界流通最廣、最為常用的是一套日本影印出版的北京版《甘珠爾》,原件藏於日本大谷大學圖書館,從圖像上看顯然是修訂版。另外,外蒙古國家圖書館還藏有一套完整的修訂版,已經以光碟的形式行佈於世。其餘所見,皆是卷帙闕損本甚至零本,散存於各大圖書館和民間。

特别通告
閱讀品相報告
註冊    登入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