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s://www.marchance-auctioneers.com/getimage/index/action/images/bgColor/0xffffff/width/374/height/374/name/573427789c08a.jpg
  • https://www.marchance-auctioneers.com/getimage/index/action/images/bgColor/0xffffff/width/374/height/374/name/57352ff558695.jpg
  • https://www.marchance-auctioneers.com/getimage/index/action/images/bgColor/0xffffff/width/374/height/374/name/57399cdc04ffb.jpg
拍賣品 315
「七星」紋桶形蜻蜓眼琉璃珠
戰國

WARRING STATES PERIOD (475-221 BC)
A CHINESE 'SEVEN-EYE' BARREL-FORM MOSAIC GLASS BEAD
L 2.3 cm. (1 in.)


成交價
HKD 0
拍賣詳情
拍賣編號 16106B
2016年06月01日 - 2:00 pm
香港上環皇后大道西111號, 華富商業大廈2樓
2016年5月29至31日, 上午10時30分至下午6時30分
拍賣品描述

戰國 「七星」紋桶形蜻蜓眼琉璃珠
長 2.3 cm. (1 in.)





此蜻蜓眼飾「七星」紋,胎體呈深藍色,輔以暖黃色勾勒「眼睛」外框。在珠體上的紋飾仍採用藍色基調。以六顆圓圈圍繞一圓圈,大圈又套著小圈,再以圓圈間隔眼珠。在燈光映照下,呈現絢麗異常的美感,這是其他材質如玉石,瑪瑙等均沒有的特質,流露出一種神密莫測,瑰麗多變的驚艷。 「蜻蜓眼」這一名稱的由來是從彷古學的角度命名的。因為她的紋飾通常是大圈套著小圈,就像蜻蜓的复眼。拋開珠體的製作工藝,單就外觀紋飾來說,蜻蜓眼的眼圈圖案應是在燒造前預先製好有圖案的料棒,將其橫截面切片鑲入還未冷卻的琉璃珠上融入其中,待冷卻後即是成品。這種珠子是兩千多年前的玻璃制品,集美學,冶煉學等諸多工藝於一身,代表了戰國時期最高的生產工藝,凝聚着當時的最高科技水平。 在戰國時期,「和璧隨珠」是兩種至寶。所指的是和氏璧和隨候珠,被當時的貴族視為瑰寶中之極品。和氏璧經輾轉流傳,後被改作傳國玉璽,而隨候珠便是這戰國時期的蜻蜓眼。在歷史上,隨候珠的確存在。1978年隨州曾候乙墓出土了173顆表面滿佈圓圈紋的琉璃佩珠,也就是我們通常所稱的蜻蜓眼。 這與東漢王充時于隨候珠的描述隱隱相似:「兼魚蚌之珠,與《禹貢》琅琳,皆真玉珠也,然而隨候以葯作珠,精耀如真;道士之教至,知巧之意加也。」在早期文獻中,源自西亞,在中國燒造成功的琉璃也被稱為「隨後珠」,「五色玉」。戰國時把隨候珠與和氏璧齊名,也可証明當時古琉璃珠價值連城。 本品器形規整,紋飾精彩,是蜻蜓眼中的上品,在戰國時期必是千金難買的稀罕物。保存二千年後再度現世,品相良好,極為難得。

特别通告
閱讀品相報告
註冊    登入
CLOSE